2022-12-28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03-23

周长军:认罪认罚案件中法院变更量刑建议的法理分析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两个“一般应当”的规定,使检察量刑建议对法官量刑产生了很强的制约力。该规定虽有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落地的现实动因,但法理正当性不足,应当逐步予以完善。

2022-12-28

陈瑞华:企业合规整改中的相称性原则

无论是涉案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还是检察机关对企业的合规整改作出考察和评估,都要以有效预防同类犯罪再次发生为目标,引入相称性原则。

2022-03-24

《人民司法》: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律适用

在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信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副作用开始走向前台。在网络空间中,一方面出现了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这类以信息网络作为必要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类型,即纯粹网络犯罪;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传统犯罪网络化的趋势,即网络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包括诈骗、传播淫秽物品、开设赌场、侵犯个人信息、传销、侮辱诽谤在内的传统犯罪形式。

2022-03-29

张明楷:受虐妇女反杀案的出罪事由

对这类案件如何处理,不仅是刑法学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2022-12-29

《检察日报》:数据类犯罪与侵财类犯罪竞合属于法条竞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的发展,数字经济及其体系和模型成为网络数据的重要内容。由此,电子数据承载着网络数据、网络信息与公私财物、其他权益等复合型赋值。

2022-12-29

耿佳宁:接触传递型非法获取内幕信息推定要点

接触传递型内幕交易隐蔽性强、直接证据少、证明难度大,内幕信息知情人与证券交易人均否认信息传递的“零口供”案件在实务中较为常见。

2022-12-30

最高检发布4件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附答记者问)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4件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该批典型案例聚焦当前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情形,涉及群众反映强烈、被害人群体广泛的网络“套路贷”、网络舆情敲诈、网络裸聊敲诈、网络“软暴力”催收等信息网络重点犯罪领域,有较强的代表性、典型性。

2022-03-29

韬涵研究|李晓东:足尖的酸菜,跌破的老坛——从“老坛酸菜事件”看知名食品品牌的合规建设

2022-03-30

李勇:准确理解少捕慎诉慎押具体内涵标准

少捕慎诉慎押是新时代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化,是轻罪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制度和机制角度,对于广大司法人员来说,贯彻落实好这项刑事司法政策,关键是如何从法解释学的角度准确理解和适用少捕、慎诉与慎押这三项要求的具体内涵。

上一页 下一页